现阶段,泰柬两国政府首脑已经达成共识,将于28日在吉隆坡举行一场特别会议。但是截至现在,双方交火仍在持续,边境士兵几乎彻夜不歇,若不及时制止,恐怕局势会有进一步升级之势。
在这种状况下,国际社会也有所介入。冲突爆发不久后,柬埔寨方面就曾向联合国提出调停的请求,东盟各国也开始呼吁进行和平谈判,特朗普更是直接同双方元首完成了通话,以关税协议做筹码威胁对方停手。
但这些似乎都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,在这样的背景下,其中一个冲突当事方就派出代表团,先一步抵达中国,试图从中方这边寻求突破口。
(泰方检验装备)
日前,泰方就通报称,泰国驻北京大使馆陆军助理武官兼代理军事助理武官陆军上校,已经陪同泰国陆军上校索姆西·克拉贾德派及其代表团抵达中国黑龙江省。从泰国军方的行程安排来看,其此次来华主要有两大目的。
首先就是接收此前订购的武器,并对中式新装备进行视察或采购。
从泰方报道来看,其抵达黑龙江主要是要“紧急接收”此前已经采购的雷达,雷达型号为SLC-2E,是我国的外贸版反炮兵雷达。在当前局势下,泰国方面对于装备接收很是着急,所以在当地就进行了现场的验收核查,且验收地点位于一片苞米地上,随后火速运回泰国。
对于泰国来讲,他们已经是中国 SLC-2系列雷达的传统用户了,此前就已经装备了老型号,所以此次采购并不是临时下单的,而是原本就有更新换代的计划,只不过在当前局势紧张的时候计划提前了。
在此次冲突中,柬埔寨军队大量使用了AR-2远程火箭炮,射程达130公里、同时还有90B火箭炮等,这就极大威胁到了泰国边境的安全。而泰方这边,原有的反炮兵能力不足,急需要SLC-2E的快速定位能力,而中方的这款武器,可在炮弹飞行中就锁定地方炮位,响应时间不到半分钟。
同时SLC-2E的探测距离、抗干扰能力及多功能性都远超美国同类产品,可助泰军72小时内压制柬埔寨炮兵,中方外贸版更是针对东南亚高温高湿环境设计,非常适合丛林和边境地形。
(泰武官会见中方)
除了在黑龙江对武器装备进行核验外,泰军方代表团还在内蒙古,参加了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组织的一场活动,而这场活动的主要内容,就是参观该公司的无人机武器系统和综合反无人机防御系统。
现阶段柬泰冲突属于典型的低强度对峙,在这种背景下无人机以及反无人机系统正是这类场景的刚需装备。
无人机武器系统能实现对边境地区的常态化侦察、实时监控,一旦出现冲突苗头能快速响应,甚至直接实施精准打击,比传统地面部队更灵活、成本更低;
综合反无人机防御系统,则能防范对方可能使用的小型无人机,避免己方阵地、人员暴露或遭袭。
泰方在当前这个敏感时间点考察这类装备,显然是想针对性提升在冲突中的攻防能力,减少己方损失,掌握对峙的主动权。
其次,泰方的第二大目的,就是希望能从中国这里得到一个明确的承诺,那就是不要在柬泰冲突中站到柬埔寨那边,更不能为柬埔寨提供军事装备。
我们也清楚,中国和柬埔寨、泰国都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,且中柬还是 “铁杆朋友”,在政治互信、经贸投资、军事援助等领域联系紧密,所以泰国方面有这一方面的忧虑能理解。
(中国北方工业组织的一场活动)
而对于中方来讲,偏向任何一方,包括向某一方提供武器,都会直接损害与另一方的友好关系,违背“平等互利”的外交原则,最终得不偿失。因此,保持中立是维护双重友好的前提。
就拿武器装备来说,我们对当前柬泰冲突的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,心里非常清楚在这样的局势下,哪些武器是可以正常出售的,哪些武器可能会加剧冲突、不适合在这个时候交易。而且,中国向这两个国家提供的武器,并非无偿的援助,都是通过合法的商业渠道进行的,目的是满足两国正常的国防需求,保障它们的国家安全。正是这两点,让柬泰双方在武器装备问题上,都挑不出中国的任何毛病。
总之,泰国的担忧根源在于对地区军事平衡和与中国战略信任的敏感,生怕因为中国的态度而打破现有的局面。而中方的处理逻辑则非常清晰,始终指向“维护与两国的双重友好”以及“保障地区稳定”。
作为柬泰两国共同的朋友,中国绝对不会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,去破坏和任何一方的深厚关系,也绝不会允许冲突失控,进而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大局。所以,积极劝和促谈,推动双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,既是最符合柬泰两国和地区各国利益的选择,也是中国外交智慧的生动体现。
#国际瞭望台#
盈辉优配-炒股交流平台-智慧优配最新消息官网-最新配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